转自:贵州日报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
马旭是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大地社区村民,2018年开始养牛。自此,他仿佛打开了“新世界的大门”,“原来牛要这么养,原来把牛养好了这么挣钱。”
马旭的感慨源于银行卡上不断上涨的数字。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,到现在的养牛大户,马旭用了5年时间。这5年,他通过不断学习,养牛头数从最初4头增加到112头,年收入也从最初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0万元。
没有多少文化的马旭曾辗转沿海城市务工,日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,以及一个人在外奔波的苦楚让马旭感到厌倦。恰逢此时,双龙镇党委在全镇大力推广牛产业,借助金融助理政策优势,以贴息贷款的方式支持村民贷款养牛,当时已有不少村民通过养牛增收致富。观望许久,马旭认为养牛确实“有利可图”,便果断回了家。
回家后,他向银行贷了点款,加上手里的积蓄一口气买了4头牛。
“加上买草料的钱,当时投资垫本差不多10万元。”这么一大笔投入让马旭的心生忐忑,“养不好的话,10万块就打水漂了。”
经过一年的精心喂养,2019年4头牛转手卖出去,马旭小赚了一笔。
“比在外打工划算。”拿着赚得的几万元,马旭扩大了养殖规模。
然而,规模扩大了,问题也接踵而至。有的牛不吃草,有的牛爱生病,有的牛喂不肥……马旭寻思着,按照原来的老路子行不通了,必须抓紧学习科学喂养。看书、刷视频……马旭越学越觉得自己“孤陋寡闻”。为进一步给自己“充电”,养出膘肥体壮又“抢手”的牛,马旭前往宁夏拜师取经。经过两个月的认真学习,马旭厘清了很多养牛中遇到的难题。
学成归来,马旭养牛越养越有心得,经他手喂养的牛,不仅不爱生病,而且体重增长很快。
随着养殖规模扩大,马旭聘请了隔壁高山社区的2个村民参与管理,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“牛专家”。
除了关注自身发展,马旭还经常为养牛的村民排忧解难。
今年3月中旬,村民马洪志养的牛好几天没吃草,急得他睡不着觉,跑来找马旭帮忙。马旭看到牛肚子很鼓,按上去很硬,判断是“消化不良”引起的胃胀和厌食。
“先喂点酵母培养物,暂时断食断水,待胃里的气体排出,摸上去是软的,再喂食干草。”马旭经验老到地说。按照马旭的指导操作,半个月后牛痊愈了,马洪志喜上眉梢:“给牛看病还得是马旭,我家这牛现在吃草吃得可好了。”
“这些年来,马旭已经帮助不少养牛的村民解决牛身上的疑难杂症,2022年被聘为双龙镇养牛专业技术指导员,为各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养牛产业和群众养牛提供技术指导,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科学养牛的信心。”双龙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马彭宁介绍,目前双龙镇牛存栏18000头,培育了100头牛以上的合作社5个,产值超过了1.35亿元,为该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